数字经济学专业
(四年制 本科)
(1)专业导师
周脉伏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曾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等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单独或以第一作者出版《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与创新》等专著3部,编著5部。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项目和财政部公益项目多项。现任中国合作经济学会理事,合作经济学会农村合作金融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员。研究领域:制度经济学、农村金融、食品安全、有机产业发展等。
周飞跃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曾参与中医药现代化产业推进战略、上海浦东设立自由贸易区等国家战略课题,研究成果落地实施并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以及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汇交制度、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服务的空间信息采集与数据库优化等数字化研究课题多项。出版学术专著五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2)培养目标
面向新时代数字经济发展需要,融信息特色、育经济英才。通过数字化、产业化、融通化、国际化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掌握数字经济相关理论、了解前沿研究和实践动态、熟悉大数据分析工具、具备跨专业综合创新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术潜力,注重与大数据、工商、财会等专业的交叉融合,服务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工作,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数字经济人才。
(3)专业特色
特色一:数字化。构筑“教学、实训、实战(含竞赛)、双创”四位一体的数字经济实验室,让学生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数字技术工具,培育数据思维,提升数据处理与分析技能,增进智能化决策能力,创造数字化教育教学新模式。
特色二:产业化。打造产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构筑数字经济产教融合模式,使学生达到数字经济专业“强产业、懂数据、会工具、精业务”人才培养要求,能够胜任产业互联网分析、创新设计、递推与商业运营等相关工作岗位。
特色三:融通化。坚持“学科交叉、技术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思路,持续推动学科、技术、行业融通的课程与实验体系建设和教学实施,使学生具备数字经济宏观决策咨询、产业数字化落地和企业数字化赋能的综合能力,成为复合型的高素质、强应用人才。
特色四:国际化。注重国际视野拓展,让学生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了解全球数字经济动态及各国政策差异,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竞争力,增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的能力。
(4)主干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数字经济导论、数字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网络平台经济学、数字劳动、数字消费、数字贸易、产业互联网运营、互联网金融、商务智能等。
数字技术课程:程序设计基础(Python)、数据库系统基础、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区块链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文本分析与文本挖掘、经济大数据计量建模、大数据财务决策、财会大数据建模与可视化等。
(5)毕业前景
我校学科发展信息化特色和行业特色显著,学校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智能制造等专业均居于数字经济的核心(ICT),与怀来大数据产业园以及众多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交流合作。我校培养的数字经济专门人才,服务于产业数字化,聚焦产业互联网。毕业生将主要从事产业互联网运营、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工作。此外,毕业生还可以选择创业的道路,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开展自己的创业项目。
(6)校友赠言
每每闲暇之余,我总会想起北信科大读书的日子。这里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有足够广阔的锻炼成长空间,有学识渊博且不遗余力给予学生帮助的老师们,有来自五湖四海志同道合、善良可爱的同学们,让我寻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让我认识到了“越努力、越幸运”。欢迎来到北信科大,向着梦想的方向一往无前!
——陈素梅 2007级毕业生,中国社会科学院 副研究员
学校能为每一位学子提供优质平台,在这里,你可以遇见恩师,结交知己,你可以汲取知识,开拓眼界,你可以抓紧时间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无论做出什么选择,北京信息科大学的大门都向你们敞开!
——温世彬2020届毕业生,现于浙江大学就读博士研究生
(7)师长寄语
数字经济不仅是时代的脉搏,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愿你们怀揣梦想,勤勉学习,在这段旅程中收获满满,成为塑造未来数字世界的精英。
——杨慧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数字经济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我国未来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数字经济领域专业化人才的培育。同学们,你们就是中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衷心期望你们拼搏进取、笃学不倦,怀经世济民之心,成国家栋梁之才!
——朱博恩 讲师、硕士生导师
本专业融合学校鲜明信息特色,依托首都数字经济企业资源,逐步形成“数字+经济+实践”的育人机制,打造具有鲜明信息特色的数字经济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希望同学们有信息科技赋能,未来在数字经济广阔就业前景中展翅翱翔。
——周烁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