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大水|澳门3044永利官网“智汇乡泊”实践团走进大水泊镇,践行革命热土上的乡村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部署,引导青年学生“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澳门3044永利官网“智汇乡泊”实践团8月4日至9日在王佳琦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镇,团队以“赓续红色血脉,赋能乡村振兴”为主线,将红色文化贯穿产业、文化、生态等乡村振兴关键维度,通过入户访谈、深入田间、问卷调研等方式了解当地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用青年视角提炼基层治理创新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大水泊经验”,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走进天福山革命遗址,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值此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实践团来到打响胶东抗日武装斗争第一枪的天福山革命遗址。成员们先后参观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红色胶东展馆、革命烈士纪念碑及起义会址。馆内珍藏的泛黄文献、历史实物与逼真的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1937年天福山起义的壮阔历程,使团队成员得以深入理解这段历史脉络。在此过程中,同学们深刻感悟到“忠诚坚定、不畏艰难、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天福山精神内核。怀着崇敬之情,全体成员于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肃立默哀,缅怀先烈。本次实践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同学们的理想信念,明晰了新时代青年肩负的使命担当。


11.png


深入瓦屋庄村调研,探析绿色治理新篇

在瓦屋庄村,彭坤围绕基层治理数字化、垃圾分类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漫画村”文化IP运营等主题,与村支书助理王勇进行深入访谈,系统梳理了村庄的发展历程与当前治理实践;冯晨宇面向村民和基层干部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绿色生活从我做起”的环保宣讲,并紧密结合瓦屋庄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农村环保发展建议;李心怡与村支书深入交流电商助农事宜,就如何借助新媒体平台、依托当地特色农业资源进行品牌塑造与电商渠道搭建等方面,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建议。随后,为进一步深化调研、掌握一手资料,全体团队成员深入农户家中进行访谈,更全面地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与村庄发展的真实图景。


2.png


参访毕克官美术馆,滋养乡土文化根脉

实践团赴毕克官美术馆开展乡村文化振兴专题调研。作为威海市文登区首座乡村美术馆,该馆承载着漫画家毕克官先生的艺术精神,更是推动乡村美育、提升村民文化素养、促进乡村旅游的重要文化平台。团队成员与现任馆长闫传明先生及其母亲史爱香女士进行了深入交流,系统梳理了美术馆的建设历程与运营现状。交流中,闫传明和史爱香对传承艺术、服务乡村的执着坚守深深触动了成员们,让他们直观感受到文化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此行期间,团队还受邀参加了第二届威海文登国际漫画艺术展,成员们深切体会到艺术跨越国界、扎根乡土的强大生命力,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探索多元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的深度思考。


3.png


扎根西龙山村田间,解码产业兴农方略

在西龙山村,实践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探访果蔬大棚及露地种植区。他们亲身参与蓝莓等作物的采摘劳动,向农户学习作物管护技术、品种选育策略与产销运营模式,亲眼目睹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的显著成效。通过与农户的面对面田间访谈,成员们系统梳理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这一特色产业发展机制的运行逻辑与实践效果,深刻体悟到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作用。这次沉浸式的田间实践,不仅是一次躬耕农事的劳动体验,更成为成员们深入基层、理解乡村产业脉动的生动课堂。


4.png


问道乡村振兴工作站,智汇基层治理经验

实践团赴乡村振兴工作站(大水泊镇站点)开展基层治理模式专题调研。工作站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建站以来在人才培育与引进、产业赋能与创新、文化传承与传播等维度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从打造“新村民”社群激活治理活力,到孵化本土农产品品牌撬动产业升级,再到以艺术设计重塑乡村文化空间。成员们实地观察驻村学长学姐的工作场景,并深入了解工作站孵化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运营案例后,同学们内心深受触动,对乡村发展和基层治理产生了全新的、更为深刻的认知。


5.png


躬行沃土,方知振兴之道;问道乡野,始明青年之责。本次社会实践既是一次红色基因的寻根之旅,更是一堂知行合一的田野课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我们在乡村振兴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使命。未来,我们将把实践所得内化为行动自觉,把担当融入青春血脉中,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6.png

(供稿:李心怡 王佳琦 图片:李心怡 审核:于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