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人强国行】亲水研学筑梦乡村 “耕读思政青禾社”赴高台村开展亲水实践


七月,门头沟区雁翅镇的高台村,水库碧波如镜,田间禾苗舒展,宛如一幅清新的田园画卷。澳门3044永利官网“耕读思政青禾社”以“亲水乐园”青少年研学路线规划为纽带,在这片兼具自然灵秀与红色底蕴的土地上,展开了一场“教育赋能乡村,实践点亮青春”的暑期社会实践。

亲水实践:解锁自然教育密码

团队精心设计了“亲水”系列项目,将高台村的水库资源转化为生动的教育课堂,让青少年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收获知识,让游客在垂钓过程中享受乐趣,也让乡村资源在教育实践中焕发新的价值。

在儿童垂钓区旁边的开阔空地上,团队搭起了“户外水过滤项目”实践区。这里划分出了水过滤设备操作区和工具存放区,准备了废旧水瓶、活性炭、细沙、纸巾等各种实践材料。通过实地操作过滤设备,学习水源净化技术,把浑浊的水净化成清水,人地协调的观念得以进一步强化。

田间体验:厚植劳动育人根基

团队成员在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参观梨园,在采摘过程中亲身体验田间劳作的乐趣。团队体验投喂鸡、鸭、鹅,更直观地了解了村中养殖情况,结合有机肥农业循环模式构思出了相关的增收发展策略:将牛羊纳入乡村旅游体系,不仅供游客观赏,还可设计喂食等互动环节,由村民在旁提供指导。这一策略既能为村里增加收入、提供公共就业岗位,又能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红色浸润:传承乡土思政力量

团队精心设计了“红色足迹探寻”环节,让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通过观察实物、阅读文字介绍,直观感受先辈们的家国情怀。展馆里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故事。在这里,青少年们可以临摹英雄书信、拼接历史事件时间轴,在互动中深化对红色历史的理解

青春答卷:共绘乡村振兴图景

实践结束后,团队向高台村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增设路灯,并在垂钓区配置“氛围感”小灯,既能美化村庄环境、提升游客体验,又可以保障村民夜间山路出行安全;二是优化交通设施,鉴于地理位置偏僻导致游客打车困难,建议在村口与公交站之间增设“摆渡车”,以改善交通状况,同时为村内老人出行提供便利。


团队依托水库资源,设计了钓鱼生态课、水过滤实践等活动,融合农业体验与红色教育,打造“自然+劳动+思政”融合的研学路线。通过联动村集体与企业,团队围绕智慧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等开展的活动和志愿服务不仅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培育劳动精神与家国情怀,还为村民创造就业岗位、助力农产增收,形成“教育—乡村—企业”的共赢模式,该方案获得村支部书记的肯定与支持,团队力求以青春力量践行乡村振兴与实践育人的使命,知行合一,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民生服务增彩,为乡村发展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贡献力量。

(供稿:张子杰 李瑞熙 图片:秦博远 李瑞熙 审核:于东洋 徐哲)